救命的醫療器械,到底該如何選擇?
加入時間:2013-06-25 10:58:35 當前新聞點擊率:3387
普朗醫療器械網訊 過度依賴價格昂貴的進口或外資品牌,導致患者檢查費用攀升。與此同時,屢屢曝光的進口醫療設備故障問題,也讓很多一貫“崇洋”的醫療工作者和患者開始反思:國產的信不過,進口的出問題,救命的醫療器械,到底該如何選擇?
數據顯示,我國醫療器械總產值,在兩年前就已經破千億。但其中,核磁、CT等高附加值大型設備市場,幾乎被GE、西門子、飛利浦等外資公司壟斷。在不少醫院,甚至連螺絲釘、手術縫合線、各種試劑等小型耗材,也都采用價格高昂的進口產品。
2011年各地檢疫局對進口醫療器械進行的調查,其中發現很多涉及安全衛項目生不合格、缺乏入境許可證明、進口舊醫療器械、殘損等眾多問題。盡管如此,國產醫療器械目前并沒有趁勢發力,奪回市場信任的跡象。
調研顯示,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中低端醫療器械生產基礎,但80%是中小型企業,技術力量相對薄弱,也沒有形成良好的市場聲譽。從事過國產和進口醫療機械銷售的張子龍對此深有體會。
醫療設備,尤其是高端的,跟我們國家技術發展的水平有關,也跟我們醫療技術本身的水平有關。進口醫療器械為什么這么貴?以醫用監護儀為例,同品質國產貨僅20多萬人民幣,進口的則要70萬左右;核磁共振,進口的甚至比國產的貴100多萬。
有業內人士透露,進口大件醫療器械能夠給某些特定人群帶來巨大利益,這是“進口”的最大誘惑。據了解,大件醫療器械的“回扣”達20%甚至更多。企業還要留出一部分“活動經費”,以出國考察等名義,來密切雙方關系。而所有這些錢,最終還是由患者承擔。
據《中國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藥費和檢查費用,能占病人總花費的80%以上,器械檢查費用已經成為繼藥費之后,病人的第二大負擔。
進口或外資品牌醫療器械導致檢查費用高,患者負擔加重,盡管如此,外資已經開始進軍基層醫療市場。那么,如何才能讓老百姓用上既安全又實惠的醫療器械呢?本土醫療器械發展的瓶頸又在哪里?國產醫療器械如何才能贏得信賴?
業內人士稱,目前正在研究的、目前在全球都非常熱門的數字化醫療,歐美都是由國家建設平臺,企業創新應用程序就可以了,但目前我們的數字化醫療是由企業在搭建平臺。醫療器械研制花費高、周期長,絕大多數企業負擔不起。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醫療器械定價基本按照產地原則,進口的就貴,國產的再好也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