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遇美國低估值尷尬,是去是留?
加入時間:2012-02-21 10:45:41 當前新聞點擊率:6490
雖然說目前我國大力發展醫療器械,醫療器械行業可謂在國內市場大受寵愛,但是我國企業在海外資本市場所面對的低估值尷尬依舊存在。那么,我們不禁要反問道,我們的醫療器械技術一直在進步啊,為什么我國醫療器械公司在海外的資本還是低估值呢? “我們在國外上市價值非常低。”“醫療健康:掘金財富第五波”論壇上,在談到雄心勃勃意圖進軍海外的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時,凱鵬華盈創業投資基金主管合伙人黃瑞晉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
在很多投資人士看來,中國的醫療器械行業比美國落后了很多年,即使是一些創新型企業,創新能力和規模也比較小,很難引起國外證券分析師和基金經理的興趣。
目前人民幣基金從事醫藥投資的比例遠遠超過海外投資者。在一些海外投資者眼中,醫藥產業正面臨越來越嚴格的價格管制和日益艱難的研發形勢。
不過,來自醫療器械網的分析專家認為,雖然我國醫械企業的一些產品推向國際市場有一定難度,但在龐大的人口基數支持下,中國本土有巨大的空間,因而在國內上市發展會有比較好的前景。
低估值源于低創新能力
談到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在創新方面的缺失,西門子出身的軟銀中國合伙人華平深有感觸。他指出:“由于我是影像出身,因而在剛開始做投資的時候,把所有的影像行業都掃了一遍,但最后還是沒有往這塊投資。中國醫療器械公司大部分做的項目創新都不夠,有限的創新也是微創新。如果拿到美國市場去看,不少產品是20年前的水平,在成熟的美國市場上,這樣的創新能力肯定不會被資本市場理解。”
而與在美國超過10倍市盈率的企業寥寥無幾相比,國內A股市場在經歷一些比較大的變化后,醫療企業的市盈率依然較高,通常在40倍左右。
對此,華平表示:“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后,國內醫療器械銷售領域的整體水平與國際相比還是顯得滯后。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的前期是跟著美國公司走,但現在已經到了可以參與國際競爭的時候了。將來會出現一個巨大的企業,甚至可能超過GE和西門子。在不同的市場,資本運營市場的理解度是不一樣的,中國上市公司對這些海外機構投資者不需要太多的解釋。”
進軍海外其實并非沒有機會。談到這個領域的投資選擇,華平指出:“雖然我們沒有投資在大中型設備上,但是生產小型設備的企業仍然值得關注。比如深圳的一家做手術設備器械公司,屬于國際性的平臺,這類公司有中國企業的競爭優勢,包括產品優化的能力,不是革命性的創新,而是一個逐漸的本土化創新。而且是有中國元素的,很容易成長起來。”
海外上市,去還是留?
與很多投資人士所看衰的中國醫械企業海外普遍前景不同,邁瑞這樣的成功案例也是存在的。高特佳在2003年進入深圳邁瑞,當時給邁瑞投資了3000多萬元,現在已經取得了10億元的回報,回報率約30倍。
高特佳合伙人郭海濤分析了這個案例。他表示:“在這個案例上,我們看到海外上市的機會應該屬于醫療行業中國的概念股,因為邁瑞是在全球醫療機械領域有一席之地的企業。我們看到美國證券市場并不貶低中國的概念股,美國還是對它的前景有一個非常高的判斷。因此,我們無法否認,很多中國概念股在目前狀況下還有非常大的空間,未來我們很多企業還是可以考慮在美國上市的。”
在人民幣和美元兩個領域都有基金的開物投資合伙人劉千葉看來,領先科技的公司才可以考慮海外上市。“我說的領先科技是指在世界范圍內相對領先的科技公司。如果是生產制造驅動型的醫械企業,則可考慮國內上市,壓低成本比拼生產制造能力的商業模式不是國外投資者容易認可的一種模式。”
很多企業對海外上市的融資之難都有深刻的認識。近年來,不少國內VC企業都在謀劃把醫療公司從國外轉回國內上市。另外一個現象是美國資本市場的波動,使得個別醫械企業考慮是否從美國退市后回到中國上市。
對此,正在操作類似項目的黃瑞晉并不看好。“在美國退市是很復雜的事情。首先,每個州的立法不一樣,在退市面前,都會考慮保護股東利益。其次,回歸的時候,創始人國籍是否中國也涉及很多復雜的問題。比如我們的一個項目,搞了將近兩年,4個律師事務所,一大堆會計師,到最后還是一大堆的問題。把一個公司搞上市只需要幾年,但退市卻花去好幾年也搞不定。”
不過,胡家武并不認同這樣的看法。他認為,如果有可能,還是應該回到國內去上市。“現在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都處在一個相對比較困難的轉型期,并且這個階段比較長,可能會持續兩三年。美國市場估值很低,處于經濟相對較低迷的狀態,如果長期在美國掛牌,就可能是長期很低的估值,相應的是長期失去融資功能,也就喪失了上市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