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從醫療器械做起, 底層是關鍵
加入時間:2012-03-05 14:54:31 當前新聞點擊率:4904
近年來,國家對于醫療方面已投入相當大的經歷,尤其在醫療器械這一塊。已歷三年、動員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的“大醫改”,其第一階段在經歷從小到大、先易后難、反復試點之后,初現成效。與此同時,醫改下一步何去何從,社會各界的討論和關注從未停息。
2月22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會議要求,到2015年要實現縣級公立醫院階段性改革目標,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改革,最終破除“以藥養醫”。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強有力的信號。”一位參與醫改設計的專家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從2009年開始的中國新一輪醫改在解決人民公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已經初見成效,取得階段性成功。而再推進下去,醫改將無可避免地碰觸體制、結構性的深層次矛盾。改革如何向縱深推進?
2011年11月14日、2012年2月16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求是》發表的署名文章中連續談及醫改。他指出,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難點問題將集中顯現,體制性矛盾將集中暴露,工作難度還會加大。下一步,要認真總結醫改的經驗和做法,抓緊制定“十二五”期間深化醫改規劃,按照“?;?、強基層、建機制”的思路,加快推進各項重點工作。
李克強強調,現在醫改已進入深水區,所觸及的深層次矛盾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持續前行。”
細心的人們注意到,李克強在文章中表示,“醫改是整體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的專家分析認為,在改革已成全民共識的背景下,與住房制度改革一樣,醫改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石工程,是改革的“底層設計”。要深化改革,必須穩中求進,只有民心穩、社會穩,才能為下一步的整體性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雞蛋上跳舞”
回顧三年歷程,此次醫改并不是針對醫療衛生體系存在的某一個問題進行改革,而是從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公立醫院改革等五個大的方面,進行系統化的梳理與改變。
“從啟動醫改之日,這就是一場艱難的改革,甚至是一個‘地雷陣’。改革觸及多個層面的利益格局,這個利益格局要梳理清晰,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同時,稍有不慎,可能會影響整個改革的進程和成效。”相關人員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這位人士認為,醫改涉及著對現有體制和利益關系的調整。既要讓公眾滿意,也要讓相關部門、醫院、醫生、藥廠、藥商可以接受。“醫改是一個‘在雞蛋上跳舞’的藝術,舞跳不好,公眾不滿意,然而,踩破蛋殼,整個醫療體系又要出問題,公眾同樣受損失。”
這是一道公認的世界性難題,也是一個有史以來覆蓋人數最多的福利計劃。
醫改的政策制定和實施者們,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跳著“雞蛋上的舞蹈”。
縱然尚有種種爭議,但無可否認,三年來 “看病難、看病貴”的痼疾已經從基層開始“消融”。 國務院醫改辦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年末,近13億中國居民享受到了廣覆蓋的基本醫療保障。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經建立了基本藥物制度。70%以上的地區擁有了達標的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可以肯定地說,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和機制上的突破。
本文由醫療設備廠家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