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療器械如何涉足高端行列
加入時間:2011-11-10 10:09:26 當前新聞點擊率:4849
我國醫藥貿易在入世的催動下強勁增長,產業結構也隨之發生深刻的變化。國內受益最明顯的是原料藥和低端醫療器械廠家,跨國巨頭則壟斷于高端藥和大型醫療器械領域。雖然近年來醫療器械行業在國內發展勢頭猛進,但是基本都是圍繞低端產品展開的競爭,那么,我們的企業將如何踏入到高端醫療器械行業中呢? 彈指一揮間,十年轉瞬一逝,中國經濟在入世后得到了快速發展,經濟規模從2001年的9.9萬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40.1萬億元,預計今年將達到44萬億元;與全球的貿易規模則從2001年的5096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2.97萬億元。10年間,中國的經濟體量在加入世貿的助推下增長了近5倍,貿易體量增長則達到了6倍多! 伴隨著國內經濟規模的快速增長,中國醫藥、醫療器械產業規模也由2001年的區區2767億元,預計增長到2011年的超過1.3萬億元。以醫保商會的數據按照同比匯率(為了比較方便,匯率統一換算為1:6.5),我國醫藥產品、醫療器械進出口總額由2001年的600億元增長到近4000億元,增速明顯快于中國在全球貿易整體規模增長。 提速下結構變化 從結構上看,進口總額從260億元增長到13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在17.46%;出口總額則從350億元增長到2500多億元,年均復合增長達到了26%。這些數據充分表明,在過去十年中,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的貿易規模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透過更久遠的統計數據,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到,加入世貿之后,我國醫藥品和醫療器械無論進口還是出口,均呈現出加速增長的態勢。 出口方面,可以看到明顯的階段加速:1994~2000年,醫藥和醫療器械品出口規模從11.85億美元增長到17.88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僅為7.1%;而2001~2009年則從19.78億美元大幅增長到86.3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7.83%。醫藥品和醫療器械進口增速過去十余年則基本保持接近20%的增長,與我國的整體貿易變化基本一致。 加入世貿帶給國內醫藥產業的,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出口和進口的快速增長,更重要的是對國內醫藥產業結構變化的推動作用。 世貿要求國內企業采用國際準則進行全球競爭,這對中國醫藥經濟調整發生了深刻的影響,有自身的主動調整,也有被動的調整。 在全球貿易中,我國的競爭優勢在于低廉的制造成本,在高端的藥品、醫療器械制造、研發能力、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則差距甚遠。出口方面,借助在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環保成本等優勢鑄就的制造成本優勢,使得國內醫藥產業低端的原料藥、中藥材等初級加工產品以及低端的醫療器械制造等突飛猛進。 而在高端的藥品上,由于制造積累不足和銷售短板,國內醫藥企業很難從歐美國家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出口結構中,初級產品的比例遠高于高毛利的高端藥品和大型醫療器械。 低端爆發高端真空 受益最明顯的是化學原料藥行業。在加入世貿的第一年,我國化學原料藥產量是56.18萬噸,出口額為29.88億美元;2010年出口總量則達到498萬噸,出口金額為203億美元。 10年時間,量增長了8.9倍,金額增長了6.8倍,是出口受益最明顯的子行業。在全球的話語權也不斷增強,涌現出維生素類、青霉素類、大環內脂類等多種占據全球壟斷地位的大宗原料藥品種。 借助國內強大的制造成本優勢,醫療器械行業也在過去10年中也取得了近9倍的出口增長。 在世貿帶來出口突飛猛進的過程中,國內市場也在按照市場的規則向全球開放,主要影響到化學藥品市場以及醫藥和醫療器械商業。自2000年以后,國際制藥巨頭紛紛開始在國內設廠,通過國內包裝的形式在國內市場引入了大量的品種。國際制藥巨頭借助不平等知識產權保護,定價優勢牢不可破,其在國內高端藥品以及醫療器械市場的占比不斷增大。 在三級甲等醫院使用的藥品中,合資以及外資企業占比已經超過70%,高端的醫療器械亦大多數為國際巨頭壟斷。 在醫藥和醫療器械商業領域,國際巨頭借助開放準則逐步進入,廣州藥業和南京醫藥紛紛與全球最大的醫藥商業企業之一的聯合博姿實現了合資。雖然目前國內的商業環境和國際差異巨大,外資商業尚未對國內的醫藥商業體系形成沖擊,但可以預計的是,未來借助資金以及管理優勢,醫藥和醫療器械商業領域的沖擊將會逐漸顯現。 文章來源--普朗醫療設備網編發表,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yingfu.cc)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