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通過血液分析儀研究稱:白血病骨髓移植進入“高效微毒新時代”
加入時間:2011-12-19 09:25:03 當前新聞點擊率:4425
普朗醫療器械公司資訊 在不久的將來,通過血液分析儀研究,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療或將進入“高效微毒新時代”:骨髓移植前預處理對于患者的傷害更加“微小”,整個骨髓移植過程明顯縮短,醫療花費顯著降低。 解放軍307醫院血液科主任艾輝勝教授帶領團隊進行的白血病“微移植”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由其主持的“半相合造血干細胞輸注改善老年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療效”研究論文日前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雜志《血液》上,這是迄今我國血液病學科領域學者在該雜志發表的第3篇臨床論文。目前,該研究論文被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等機構的2500多名各國科學家評為2011年“全球最具科學價值的生物和醫學論文”。 艾輝勝說,“微移植”可以稱為繼清髓移植及非清髓移植后,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療的第二次革命。目前,國內廣泛使用的清髓移植起始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該術式要對患者進行“致死性”的預處理,即通過化療完全清除淋巴細胞和骨髓細胞,優點是較好地實現了供體正常造血干細胞的完全植入,產生移植物抗白血病效應(GVL),缺點是間質性肺炎、感染等移植物抗屬主?。℅VHD)相關并發癥發病率高,達70%~80%,因此被認為屬于“高效高毒”。隨后,1997年非清髓治療白血病出現,被稱為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療的第一次革命,即在預處理中完全清除淋巴細胞,部分清除骨髓細胞,由此雖然GVHD有所降低,但發生率仍高達30%左右,被認為屬于“高效減毒”。 而在“微移植”中,患者幾乎無需預處理,僅需接受能高效殺滅白血病和腫瘤細胞的化療。隨后,供體提供的造血干細胞經過體外“增效”、減少對受體副作用后輸入患者體內,通過正常造血干細胞發揮“領導”作用,帶動白血病細胞進行“漸進性改革”。結果顯示,患者不僅產生了較好的GVL,而且幾乎沒有出現GVHD,因此可稱為“高效微毒”。 據介紹,此項研究共納入58名年齡在60歲~80歲的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在傳統治療中,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治療反應差,造血抑制時間長,并發癥多,2年生存率不到15%,且近20年來無明顯進步。但在接受“微移植”治療后,上述患者的白細胞和血小板較單純化療組提前恢復7天~10天,嚴重感染率降為26.7%,完全緩解率達到80%,2年白血病存活率提高到38.9%,且全部病例均未見GVHD等移植相關并發癥,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外所有老年白血病研究治療中的最好結果。不僅如此,患者住院治療3周左右即可出院,因此,治療費用僅為傳統骨髓移植方法的1/3左右。 上述酶標儀研究項目完成之后,艾輝勝等人又對210名年齡8歲~88歲、人類白細胞抗原無相合位點供體的患者進行了“微移植”治療,覆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等6類血液病及部分惡性腫瘤。結果顯示,中青年AML的4年無病存活率低危組由60%提高至78.8%,標危組由46%提高至66.5%.老年AML(60歲~88歲)的完全緩解率由50%提高至80%,2年無病存活率由15%提高至38%. 艾輝勝說,目前臨床研究已證實“微移植”的6年療效,且不受病人年齡和配型限制,家族或無關不相合供者均可應用,該研究已獲得國家自然基金重點課題資助。但下一階段還需要就“微移植”的病理、生理機制以及長期療效等進行深入研究。 文章來源--普朗醫療器械公司網編發表,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yingfu.cc) 上一篇:
下一篇:
|